历史组工作总结(精选4篇)
历史组工作总结 篇1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历史备课组长,现将高二历史备课组自开学以来的工作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一、落实教学计划,灵活机动安排教学内容。全体老师按照教学计划完成了选修及学考复习等教学任务。在按时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同时,各位老师能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扩展、延伸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乐。
二、加强集体备课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探究。新老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本学期各位任课老师每人上了一堂交流课,通过其他教师的意见来提升自己。
四、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到无教案不上课,课堂上做到板书工整,重点突出,语言清晰,不拖堂求上好每一堂课。并且严格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批改学生作业及时细致,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除此之外还通过检查作业、即时小测、单元测试、复习测试等方法了解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与及基础水平。
五、测验方面:狠抓沙场练兵,本期举行了三次月考和两次周考。每次考试后都实行流水阅卷,共同登分,考试后都进行了试卷讲评,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每考一次提升一次。
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扩大课容量,丰富活跃了课堂。我校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上网查找和自己制作教学的音像资料和课件,使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可感,提高了课堂效率,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总之,通过备课组3位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顺利而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但教学工作中仍有不少需要改进之处,如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学习效率有待提高等,我们将在新的学期中不懈努力,促使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历史组工作总结 篇2
蓦然回首,我们们已经进入20xx年了。当机遇一个个迎面扑来,当挑战一个个被战胜,我们们不得不像孔子一样发出相同的感慨:逝者如斯矣,不舍昼夜!在这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们高二备课组在探索中前进,在压力下成长。教学中我们严格执行学期初的教学计划,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重点放在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上。较好地完成了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一、因材施教。
高二选修班和必修班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接受理解能力、教学时间的安排有很大的不同,这些因素都成为我们平时备课时所考虑的重点。因材施教,是本学期教学工作中所形成的典型特色。
二、教学多媒体化。
根据教学需要,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抽象的历史更加鲜活,更加具体,我们合理整合网上资源制成适合教学实际的教学课件,做到每节课都有课件。使用课件让我们尝到了甜头,每节课我们都可以向学生展示丰富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源,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记忆,而且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了教学相长。
三、教学形式开放化。
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设计程序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进行探究发现,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新问题,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条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而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点评小结,指出最佳途径,揭示正确的规律和一般方法。
四、教学检测常态化。
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好的练习能够在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他们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习惯,能使练习成为继续学习的过程。本学期针对选修班和必修班我们分别设计了练习以巩固教学效果。
探索仍在继续,但我们会勇敢地傲视前方,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前迈进;压力接踵而至,但我们会积极地实现转化,一天一份努力,认认真真地全力以赴。
历史组工作总结 篇3
秋去冬来,又一个学期结束了,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即将告一段落,在全体历史老师的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教学教研任务,现将一学期以来的主要工作回顾如下:
七年级的历史组有耿立老师、李霞老师、新来的李红晶老师、于金龙老师,他们是我工作中愉快的合作伙伴。
耿立老师是组里的大姐,待人真诚、和善,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虽然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仍坚持做到每课的随堂练习都及时批改,并利用课间时间单独辅导学生,教学成绩不断提高。
李霞老师是学校的德育主任,现在还做团委的工作,并教两个班的历史课,而且已经身怀六甲。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她一丝不苟,无论德育工作、团委工作多么繁忙,她都认认真真备课、上课,并抽出时间辅导学生、和大家仔细研究习题;月考、期中考试结束,她都积极参加批卷,教学成绩优异。
李红晶老师和于金龙老师是历史组的新成员,他们的到来给七年历史组又增添了一抹新绿。
李红晶老师原是高中历史老师,教学风格系统、严谨,她的课堂充满激情,深受学生喜欢;于金龙老师是吉大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生,虽然是刚刚走进历史课堂,但以他厚重的知识底蕴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很快就赢得了学生的欢迎。这两位新老师在完成日常的教学工作同时还主动承担了组内的许多工作,他们虚心好学、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教学成绩突出。
对于我而言,与其说是和他们在一起工作,还不如说是我在向他们学习,坦率而言,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和他们相处如沐春风、和煦温婉而生机勃勃。因为第一次承担备课组长工作,工作中多少会有一点点手忙脚乱,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经常替我分担一些组里的工作,在这里真诚的向她们道一声:谢谢!
在这个学期中,七年级历史老师们爱岗敬业,扎实勤奋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一、认真学习、明确责任、勤奋奉献。
学习从分享开始微果网人人都是好老师
历史组老师们朝气蓬勃,师德高尚。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扎实雄厚。工作中我们认真学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文件,一个学期来我们团结奉献、开拓性开展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借助的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课,学习历史兴趣浓厚的契机,我们积极开展了“动手做历史”的活动,并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具体的制作过程,学生制作了大量的历史小作品,教师实现了寓教于乐,学生则感受到了寓学于玩,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实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扎实开展各项教学常规工作。
教学工作必须从基础常规做起。我们在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同时,重温教学五环节、课堂教学常规,并时刻把常规要求自觉贯彻到教学工作中。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我们坚持以各备课组为单位,由备课组长认真组织集体备课,从而保证历史学科教学统一教学思路、基础知识、重点难点、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目标。课堂教学能够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李红晶和于金龙两位教师的新教师展示课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为历史组赢得了荣誉。本学期李红晶老师还参加了送课下乡活动,为28中师生带去了一节高质量的历史课,深受各方好评。
三、虚心向同组老师学习是尽快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在扎实、科学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我们特别重视向刚刚教过七年级的八年级历史老师请教,并请他们给我们出谋划策,这使我们受益多多。
四、以科研推动教学,使教师向学者型教师的目标迈进。
做学者型教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老黄牛式的或者蜡烛式的教师只是精神可佳。我们历史组结合工作实际,每位老师都确定了自己的科研小课题,并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展开了科研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五、互相关心、团结奉献。
开学之初,耿立老师因病休假,她的`六个班的课由新来的李红晶老师和于金龙老师各代三个班的课。这两位老师每次去上课都前都精心准备,认认真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代课工作,并在第一次月考中取得了好成绩。后来,耿立老师休假回来,她的学生才知道自己的历史老师原来是耿老师!在耿立老师休假期间,李红晶老师因发烧而被隔离了一周,她们的课由组内的高晶老师和学习从分享开始微果网人人都是好老师,于金龙老师代上,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历史课学习,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辛勤努力下,期中考试各项成绩在绿园区遥遥领先。
六、兢兢业业,区里集体备课获一致好评。
这学期区里组织集体备课,我们承担了四课时的备课任务。李红晶老师的《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于金龙老师的《昌盛的秦汉文化(二)》、耿立老师的《三国鼎立》和高晶老师的《江南地区的开发》不仅得到了教研员及区内各校七年级历史老师的认可,并且获得一致好评,有的老师在集体备课结束后,主动要求听课,得到我校领导批准后,每个周四都来我校听历史课。这是历史组团结合作取得的成绩,更是老师们兢兢业业、认真工作取得的佳绩。
七、历史知识竞赛在期待中开始。
12月18日,政治和历史学科进行了年级全员参加的政史百题竞赛,学生非常认真、积极,竞赛的结果现在虽然还未出来,但学生在竞赛中的学习状态已经告诉我们,成绩一定会很好的!通过竞赛,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准备,学习历史的兴趣更浓了。
一个学期的时光转瞬即逝,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快乐着、亦或不快乐着,但回头看看,身后是清晰的脚印,我们是丰收着的带着秋的收获,厚积于冬,我们期待着再一次薄发于明年的春!
历史组工作总结 篇4
一、期中考试分析:
本次考试为区统考,试卷难度适中,题型为学测题型。
1、成绩方面:
总平均分:73分单科最高分:高一(1)分,高一(2)分,高一(6)分。合格率92.7%,优分率24.2%。选择题平均得分58,而非选择题得分只有15分。值得表扬的潘同同老师所带班级成绩尤为突出。
2、存在的问题:
①学生课堂质量有待提高
②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固
③语言归纳能力欠缺
④材料题分析能力不足
⑤审题是关键,学生审题能力不强所有。
⑥书写不规范,答题不分条理。
二、后段教学措施
1、很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把知识要点和教师补充的相关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上,这样使集中注意力,课堂听课效果提高,同时便于以后的积累与复习。通过课堂提问及时反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利用前两分钟,朗读、背诵前一天所学要点内容,上课后提问,发现问题再讲解、强调。每一单元学完之后,要求学生列出单元知识体系表,前几个单元老师完成,之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整理归纳。
2、注重课堂、自习的教学效率。课堂上要求学生纪录整理,随时提问反馈。自习课明确学习任务,做作业或练习册,比如做练习册时明确到具体某页某题,然后当堂反馈检查。
3、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本学期采取了多做基础题,以题带基础知识的做法。每课一练一评,题量是7-8个选择题,一个很基础的非选择题,做到小步子快反馈。每单元过关,如果发现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知识点,再讲解、强调、错题重做。适当做稍难题,提升能力拓展视野。
4、培养答题技巧和规范答题。教会学生审题:单项选择题教会学生抓材料和问题的关键词,关注肯定项和否定项。非选择题,教会学生提炼材料,找要点结论,注意时间断限。
5、注重史学基本理论和史观教学。例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内容及运用;全球化、现代化、文明史观等史观。
6、在期末考试前制定了详细的复习计划,把主要知识点按复习日期列表,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强化学生背诵。